1、宿命论加强了人们的期待,也使人可以忍受事物的两面性。人们坦然接受自然法则,在自然约束中实现自我。虽然人对命运可能稍作抵抗,但接受宿命论的人可以接受命途多舛,不会过多抱怨。
2、当人从间歇性的激情进步到静穆的沉思,他就能把所有事物都视为外界秩序和发展的一部分,可以笑对生命的无常。上帝也并非变化多端,他永恒地关心着宇宙的发展规则,而非人的私生活。这种观点曾经在《理想国》中体现过,柏拉图也认为上帝的目光锁定在本真的存在,而非芸芸众生之间的妒意和敌对,其所及之处规范理性和绝对规则,并使之成为一体。
3、尼采认为,面对必定要发生的,不是个人意志范围可以控制的事情,就不应感到被冒犯。“能够淡定地直面赤裸裸的真实,才能达到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”。
4、这种哲学教会我们接受生命和死亡。一个经常思考死亡的人,他的智慧就是一场对生活的冥思,能以更大的时空观安抚躁动的本我,调和人受到的限制,修正过多的欲望。这样的哲学有可能导致我们远离江湖,也可能导致我们选择苟安,但也是所有智慧和力量不可或缺的基础。3月10日打卡 |